朱元璋八次北伐后对“胡虏”喊出截然相反的口号 但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2017年09月09日编辑: 博艺
在前期抗元战争中,陈友谅、张士诚功劳巨大,他们给元朝统治带来了致命打击,至于朱元璋,他参加起义军成名较晚,三人同一时期的抗元贡献也相对较小,事实上朱元璋有窃取他人胜利成果之嫌,待朱元璋消灭陈、张,接过抗元大旗之时,元朝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岌岌可危,实力进一步加强之后,朱元璋启动了“八次北伐”的伟大征程。

元末风起云涌,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东汉末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军各方势力明朗起来,称帝的称帝,称王的称王,最后竟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情形,即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这三方势力除了互相制衡,还都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

元末农民起义

陈、张、朱并存之时,基本占领了南方的广大地区,客观来说,三方之中陈友谅最强、朱元璋最弱,不过最终胜负不是以一时强弱来决定,这三方之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先是解决了上游的陈友谅,然后又把张士诚“斩下马”,这么一来,朱元璋成了唯一能和元朝对抗的义军。

在前期抗元战争中,陈友谅、张士诚功劳巨大,他们给元朝统治带来了致命打击,至于朱元璋,他参加起义军成名较晚,三人同一时期的抗元贡献也相对较小,事实上朱元璋有窃取他人胜利成果之嫌,待朱元璋消灭陈、张,接过抗元大旗之时,元朝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岌岌可危,实力进一步加强之后,朱元璋启动了“八次北伐”的伟大征程。

“征虏大将军”徐达北伐

说到“北伐”,我们在这里要插一句,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我们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那就是绝大多数统一政权都是从北向南一步步打下来的,鲜有由南向北能够打赢,最后还建立统一政权的案例,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是屈指可数的一个。

朱元璋北伐想要取胜,兵多将广还不行,最重要的是要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要有老百姓支持,为此朱元璋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北伐过程中起了大作用,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口号直接戳中了汉人的心,激发了人们赶走蒙元的斗志,因为蒙元实行的很多制度都很不合理,汉人地位也来到了历史的低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等人制度”。

元朝所谓的四种人制度,就是把人分成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蒙古人是元朝的统治阶级,色目人是指来自中西亚地区的民族,汉人则指中原地区的广大人民,南人是指南宋统治时期的百姓,由于汉人和南人地位极低,想走到上流社会根本没可能。现在很多人认为元朝“四等人制度”并不存在,但根据史料记载,蒙古人在元朝确实是享有一切最高的权利,相比之下,元朝汉人肯定会有不满。

从1370年第一次北伐,到1396年第八次北伐,朱元璋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伟业,从一介布衣走到了人生和权力的巅峰,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根据特殊时期的需要,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使北伐事业事半功倍。朱元璋不愧是一代明君,打天下用一个口号,坐天下就喊出了另一个口号,同样是针对“胡虏”,口号却截然相反。

在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后,朱元璋把对待“胡虏”的口号改成“华夷一家”,意思是不搞特权人族那一套,在大明朝无论是蒙古人、汉人,大家都平起平坐,享有同等的权利,提出这一口号是明智的治世之举,中国古代历代盛世都发生在大融合的前提下,人的融合直接促成文化融合、经济融合,“华夷一家”也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统一的思想。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会提出口号,用于唤起民众,如陈胜、吴广提出的“伐无道,诛暴秦”,再如太平天国时期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但对待同一件事、同一群人,不同时期却提出相反的口号,而且都起到了效果,古往今来也只有朱元璋能够做到。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朱元璋出身贫寒特别注重招贤纳士 这就是他能最终称帝的原因 朱元璋灭元下令搜寻人头酒器 它代表了汉人王朝的耻辱 与朱元璋有关的三起大案 遭到杀戮的人数不胜数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曾经鼎盛的明教去哪了 朝鲜的国号竟是朱元璋起的 这三个明朝有趣冷知识你还不知道 史上最后一个被诛九族的宰相 朱元璋为何唯独留了七年才下手 朱元璋杀尽贪官都解决不贪污问题 雍正仅用三狠招解决贪污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的“五虎将” 第一无人不服 朱元璋后半辈子主要做了哪两件事 从而导致国家提前灭亡 半文盲朱元璋君临天下 写一篇“吓蛮书”令蛮夷臣服 明朝大将军徐达的五世孙 为人疯疯癫癫一生只爱打抱不平 揭秘朱元璋的后宫生活 一个寡妇让明太祖牵挂十几年 农民起义发家的朱元璋 如何推翻统治了89年的元朝 中国很多农村都以屯营命名 全都和朱元璋一个政策有关 陪葬妃子众多堪称明朝之最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身后之事 朱元璋带领乞丐逆袭世界最强帝国 明太祖朱元璋堪称最励志皇帝 算命先生称朱元璋祖父墓地为风水宝地 多年以后朱元璋起义成功当上皇帝 朱元璋都杀不尽的贪官 雍正用四个字就解决了贪官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