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口碑炸裂 历史现实题材电影为什么那么好看

2017年07月18日编辑: baoling
对于很多影迷朋友来说,开始在影像上了解敦刻尔克恐怕不是从以上两部正儿八经的“敦刻尔克电影”,而是2007年的爱情电影《赎罪》——准确的说,是《赎罪》中长达4分52秒、足以载入影史的运动长镜头,该镜头共出现了2000余名群众演员,摄影机的移位不仅是水平的、还包括360度的运动,场面设计和调度十分复杂,也将敦刻尔克沙滩上的颓滞景象展露无遗。

《敦刻尔克》是诺兰睽违三年推出的大作,13号在伦敦举行盛大首映后,怒收一波好评,小编写稿时影片的IMDB评分在9.7和9.8浮动: )

这么炸裂的口碑加上诺兰选手稳定的发挥,《敦刻尔克》当仁不让是暑期档最受期待的片子,然而——中国的观众要想看到它得等到9月1号,是不是好气,是不是想马上结束暑假!

气归气,咱们也只能掰着指头数着日子等,不过就像信徒朝拜前要沐浴一番,在进影院欣赏大作前,小编先带领大家热热身、了解了解《敦刻尔克》为啥如此备受瞩目。

顾名思义,《敦刻尔克》再现的是二战期间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对以烧脑悬疑(《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席卷全球的诺兰来说,这是他第一部历史、现实题材的电影。

影片从海陆空三线交叉叙述那段传奇历史,海上撤退由马克·里朗斯(《间谍之桥》)饰演的平民船长领衔,“当代劳伦斯·奥利弗”肯尼思·布拉纳饰演海军军官,希里安·墨菲(《盗梦空间》)饰演患有战斗疲劳症的军官;

海滩上的步兵团的戏份主要集中在新人菲恩·怀特海德和哈里·斯泰尔斯身上,其中来自(曾经的?)小鲜肉男团One Direction的哈里颇受人关注,媒体报道中的一半都会提一提这位初次触电的当红歌手,甚而他在片场时都会有贴身保镖,因为疯狂女粉丝时不时在片场出没;

哈里·斯泰尔斯和菲恩·怀特海德

空中战场则聚焦在皇家飞行员“汤老湿”汤姆·哈迪,其他参演的卡司还包括詹姆斯·达西、杰克·劳登等等,无一例外是英国演员。

英国演员向来在国际舞台上有着不俗的口碑,如前不久宣布息影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三度奥斯卡影帝,近些年摘得小金人的科林·费斯(《国王的演讲》),埃迪·雷德梅尼(《万物理论》)都是英国人,除了他们,还有一大批活跃在好莱坞一线的“Born in British”的俊男靓女。

15年,英国《卫报》曾发表过一篇《英国和爱尔兰演员如何进击好莱坞》,里面谈到“现在英国演员受欢迎之热烈,已经不是美国娱乐产业可以一笑而过的谈资了。”

那一年,饰演美国商界奇才乔布斯的英国演员迈克尔·法斯宾德获得了奥斯卡影帝提名,与之演对手戏的凯特·温斯莱特同样收获提名,而这位英国女演员早已凭借《罪孽天使》、《泰坦尼克号》、《生死朗读》等佳作在好莱坞名利双收。

在分析英国演员的集体成功时,《卫报》抛弃国籍不同的表象,将落脚点放在演员培育的根基上,强调规范且持久的戏剧训练是打开演艺之门的钥匙。

诚然,整体来说,英国演员的戏剧表演经验是其他国家演员望尘莫及的,近年来在好莱坞风生水起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汤姆·希德勒斯顿都有丰富的剧场经验,前者凭借舞台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在11年获得奥利弗奖最佳男演员奖,后者早在08年就凭借莎翁喜剧《辛白林》获得奥利佛奖最佳新人奖。

除了亮眼的演员班底,视觉特效更是诺兰电影不得不看的一大环节。

尤其是诺兰在之前的采访中特别提到,“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无声电影中的群戏表演,包括临时演员的走位,空间的呈现,摄影机的画面捕捉,以及拍摄视角的运用。”

《敦刻尔克》的对白极少,诺兰力图用动作和场面调度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也就使得影片的摄影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敦刻尔克》此番采用IMAX胶片和 65毫米大画幅胶片拍摄,将在全球125家院线采用IMAX 70毫米胶片放映格式,什么概念呢?下面的这张图就能极好地展现IMAX 70毫米与其他放映格式的区别——

相较之下,IMAX 70毫米胶片版本的画面细节显然更加丰富也更加清晰。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似乎没有几家能够放映IMAX 70毫米胶片的影院: )

《敦刻尔克》由霍伊特·范·霍特玛掌镜,《星际穿越》是他和诺兰的第一次合作。诺兰习惯于实景拍摄的偏好就给他提出不小的挑战,为了拍摄空战,诺兰就租用了真的喷火式战斗机,而在海战拍摄中也调用了真的驱逐舰。这意味着霍伊特得拎着/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摄影机“上天下海入地”,诺兰也调侃,“这一路拍摄下来,剧组给他报销的按摩费都不少了。”

影片另一个不大不小的噱头就是PG-13(13岁以下儿童需父母陪同观看)的分级。

要知道,诸如《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等战争题材的大片都是R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毕竟战争情节里难免会有爆头或血浆四溅的镜头。相较之下,“PG-13”的《敦刻尔克》显得格外“小清新”。

《拯救大兵瑞恩》里鲜血染红海水的一幕

诺兰对此的解释是:“我所有商业片的分级基本上都是PG-13,这也是我比较能接受的分级。在我眼中,《敦刻尔克》不是一部典型的战争片,它讲述的是一个求生的故事,是一部悬疑片。

这个特殊的历史故事本身就极具张力,所以不需要佐以血腥画面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况且以往有很多电影在表现战争的血腥和惨烈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这部片子尝试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战争中的紧张氛围,我想让不同的观众群都能在观看中获得个人体验的共鸣。”

一直以来,都有声音指摘诺兰的电影缺乏对人性的刻画或者说人际关系趋于单薄,而《敦刻尔克》在诺兰看来是他“最为人性化的作品”,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是“求生的欲望”。

为此,影片的叙述语态采用的是现在时,从而让观众在当下浸入银幕、感同身受,“你不必关心这个人曾经是谁,又或他以后会是怎样。”

二战题材的电影从来不缺,但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为焦点的屈指可数。

第一部反映敦刻尔克事件的电影拍摄于1958年,电影名称也是《敦刻尔克》(Dunkirk),约翰·米尔斯(《雷恩的女儿》)主演。影片采用了两条并行的故事线:

约翰·米尔斯饰演的英国下士在长官阵亡后担负起带领战友撤退的重任,另一方面,伯纳德·李饰演的记者则号召平民营救被困的英法联军,有些人愿意,有些人不愿意……

影片上映后反响还不错,位列英国当年电影票房榜的次席,不过现代观众似乎就知者寥寥了,IMDB的打分人数仅有1485,还不如未上映的诺兰新作,国内的豆瓣直接评分人数不够。

更近的是2004年BBC出品的三集纪实片《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文片名其实也是Dunkirk),剧集采用伪纪录片式的手法,请专业演员(包括还未成名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诠释真人真事,配以档案影片、地图与评述。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英国国内的口碑褒贬不一,但销量最大的“高级”日报之一《每日电讯报》大赞其对历史复述的中立客观和精确细致,它还收获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休·威尔顿专业纪实节目奖。

对于很多影迷朋友来说,开始在影像上了解敦刻尔克恐怕不是从以上两部正儿八经的“敦刻尔克电影”,而是2007年的爱情电影《赎罪》——准确的说,是《赎罪》中长达4分52秒、足以载入影史的运动长镜头,该镜头共出现了2000余名群众演员,摄影机的移位不仅是水平的、还包括360度的运动,场面设计和调度十分复杂,也将敦刻尔克沙滩上的颓滞景象展露无遗。

到了17年这部《敦刻尔克》,诺兰说自己萌发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的念头已久,这中间还有个“邪乎”的渊源。

诺兰在《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一份自白,他回忆说,约20年前,他的处女作《追随》正在制作周期之中,他和制作人艾玛·托马斯(如今已是诺兰妻子)以及另一位朋友同乘一艘小船出游,他们的计划是横跨英吉利海峡,最终抵达敦刻尔克,而他们的出行时间恰好和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的日期相差无几。

航行途中,海浪凶猛,狂风肆虐,他们用了19个小时才完成这趟航行,这次颠簸也让他对发生在敦刻尔克的历史多了一份敬意,那个时候起,诺兰心中就埋下了种子。

其实如同“诺曼底”,“敦刻尔克”也在历史不断的改写中晋身为神话般的“意义”——团结、希望、抗争、永不放弃……身处宏大战争中的渺小个体则往往隐没在历史迷雾里。

诺兰坦承,“《敦刻尔克》想要呈现给大众的,不是个人英雄(individual heroics),而是集体英雄主义(communal heroism),是在撤退行动中至关重要的集体意识。”

“同时,《敦刻尔克》的主题也是全球性的——对生存的基本渴求,以及返乡的迫切愿望。”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70毫米胶片IMAX版《敦刻尔克》抢先看 IMAX画面令人神经紧绷 《敦刻尔克》蝉联周末票房冠军 动画电影《表情奇幻冒险》排名第二 《敦刻尔克》票房大卖 华纳公司年度总票房再次刷新 《敦刻尔克》一部电影两种风格 前半部艺术片后半部主旋律片 《敦刻尔克》中国9月1日上映 史诗级大电影重现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好评如潮原因分析 有望夺2018奥斯卡最佳影片 《敦刻尔克》诺兰受专访 分享如何拍成“近距离史诗片” 《敦刻尔克》新款横幅海报 展现战争大片史诗感 诺兰《敦刻尔克》片长107分钟 比最长作品《星际穿越》少62分钟 《敦刻尔克》IMAX版海报 画面惨烈展残酷史诗气质 《敦刻尔克》最新海报 全新横版海报显战争残酷 《敦刻尔克》电视预告 汤姆哈迪空中惊险交战 《敦刻尔克》最新剧照 聚焦历史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正式预告片 水中战船燃烧场面震撼 《敦刻尔克》再曝先导预告 宣传片联手NBA巨星 《敦刻尔克》故事紧张节奏紧迫 诺兰要挑战自我 《敦刻尔克》北美被定PG13级 血腥暴力镜头没有《血战钢锯岭》惨烈 希特勒为何下达如此愚蠢的命令 放走敦刻尔克40万英法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