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寓言2047》张艺谋受专访 如何打造一场国际级的视听盛宴

2017年06月26日编辑: baoling
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功课吧,就是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都可以。文化是我们的源泉,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是做这样工作的人,我们希望把美感、我们的感受传递给别人,方式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所以说说来说去这是源泉嘛,一定是这样的,我们是这样做的,以后还会有各种机会和可能性来做这样的事情。

日前,张艺谋《对话寓言2047》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演出,全新的演出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带给观众多元化的感受,张艺谋将视觉震撼从大荧幕带向了剧场,更将走心的情感通过“人类爱听故事”的本性传递给了观众,让人思考其中的“寓言”。

这次演出不仅呈现了8个东方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作品,更集合了来自7个国家的20个中外团队用现代科技阐释情感,这让人不禁感叹:这很张艺谋。

演出之前,张艺谋接受专访,表示自己愿意通过这种大型舞台剧或者电影等各种形式给更大、更广泛的全球观众传达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文化是自己一生愿意做的事情。

记者:关于这个剧的名字是《对话寓言2047》,“2047”您之前说过是源于一个玩笑,但“对话”和“寓言”还是有很深的寓意,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对话”,您是如何诠释“对话”这个概念的呢?

张艺谋:“对话”其实不用我诠释,当它们同台表演的时候,同时存在的时候,观众就会看到一种“对话”,这似乎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是跨越时空的,是穿越几千年的对话,你会感觉到一种对话。

“寓言”我们希望能给观众一种寓示,暗示,这种对话会让人产生一种寓言感,会让你有一定的思考,你会有一种抽象的感觉,你会去想,它给我的感受是怎样的。这个表演为什么叫观念表演,我希望它带给观众的是很多多元化的感受。

记者:传统和现代这样一个碰撞,演绎的好会是一种创新,演绎的不好会给观众一种抽离感,在这样一个大型舞台剧当中您是如何平衡的呢?

张艺谋:你说的就是一种分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永远是要追求这种和谐的,任何人的对话或者两种演出形式的对话,你都要找到共同的那个点,这个点有时候是有形的,有时候是无形的,这种共同的点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所以我们做创作的,就是永远在寻找这个点,在平衡这个点。有时候是节奏,有时候是事件,有时候是意境,有时候完全是心理。

记者:您的很多电影都在视觉美学这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用大场面的视觉影响力,但是在舞台上是有局限的,《对话寓言2047》这个剧的舞台也不是一个大的实景,在这种局限性下,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给观众,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张艺谋:舞台有舞台的规律,这就是舞台的魅力,这不是好莱坞大片,舞台是“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是简约的、概括的一个反应,所以舞台上不追求千军万马,不追求大场面,反倒是追求它所产生的联想性和想象力,更多的是追求情感的、内心的、感情性的表达,所以是不一样的。

舞台艺术比电影艺术早多了,电影的历史也就100多年历史吧,舞台剧往前追溯的话有几千年的历史吧,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表演形式,歌剧400多年历史,京剧才200年,西方的歌剧400多年历史,我当时导歌剧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了好多这样的知识,当年400多年以前人们街头巷尾的支个摊就可以在那唱歌剧(笑),所以我觉得人类为什么有剧,不管是歌剧、舞剧还是话剧,我觉得源于人们爱听故事吧,我们从小妈妈给你讲故事你就能睡着了,幼儿园阿姨也会给你讲故事,所以人类爱听故事似乎是一种天性吧。

电影电视不都是在讲故事么?我们说一个作品的好坏首先是故事要好啊,故事要抓人啊,又有深意又抓人,所以实际上也显示出了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所以剧就是这样产生的(笑),千古风流,爱恨情仇。

记者:张导在这次的演出中表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融入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

张艺谋:我们当时定的标准就是这样的,我们演出分为八段,每一段都找了一个传统文化,都找它的代表,都是非遗级别的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或者代表形式等等,先找到东方传统的文化形式,再去找对应的现当代的高科技的表演形式、表现方法,比如那个东西是一个海洋,那就去找什么东西可以跟它对应,可视、可听、可看,能参与到表演中,科技不是都来表演的,也要能参与到表演中,它还要能传达有趣的观念,就选择它们。

但是首先,先挑我们八个最牛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最好的、最古老的、最地道的、能代表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八个项目,再去选择它们跟我们对话。

见多识广是创新的基础 推广中国文化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张艺谋导演这一年可以说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携《长城》走近好莱坞之后,又担任起了综艺节目导演,并执导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8分钟揭旗仪式,此次又携手7个国家20个中外团队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全新观念演出。

多种身份的转换并没有给他带来难题,反而特别习惯于这种转换,并通过新的尝试、接触不同的人去打开创新的思维。面对“创新”这个让人煎熬的词语,张艺谋导演立足“见多”才能“识广”的观念,每晚睡前给自己近五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以做到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去创新。

此次演出运用了中外通常用于明星演唱会的高科技舞台技术,在张导手中却首次用它们来讲故事,用观念传递中国故事,这一创新也让这些久经沙场的中外团队心生佩服之意。

记者:您对中国故事的表达不仅是通过电影,也在通过这种大型舞台剧的形式。这次是讲“对话”,之后还会不会有你想传达给更大、更广泛的全球观众来听的一些中国故事呢?

张艺谋:要看具体项目,其实这一直是我一生愿意做的事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广和宣传我们的文化,对我们文化的自信有更清醒的认知,有更自觉的认知。因为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做的就是创作这件事情,我们创作出来不是拿回家,而是给别人看,当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你自觉和不自觉的就承担了这样一种义务和责任。

我觉得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功课吧,就是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都可以。文化是我们的源泉,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是做这样工作的人,我们希望把美感、我们的感受传递给别人,方式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所以说说来说去这是源泉嘛,一定是这样的,我们是这样做的,以后还会有各种机会和可能性来做这样的事情。

记者:大部分的观众和网友认识您是通过您的电影,但其实您在大型舞台演出方面也有很丰富的经验,一个是电影导演,一个是大型舞台剧的导演,您是如何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进行转换的呢?

张艺谋:其实在我来说,这种转换都习惯了,都这么多年了(哈哈哈),比如刚刚我们还在看外景地计划明天的拍摄,明天我们在枣阳从早上开始拍,到六七点拍完以后,再赶到这边来彩排,在同一天就会有这种转换,白天拍电影,六七点赶过来彩排。

一开始其实不是这样的,一开始是别人找到我希望我做一些演出,最早我印象中是《图兰朵》那个歌剧,差不多20年前了。慢慢的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方式了,在拍电影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会夹杂着一些项目,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两三个、三四个项目同步在做。

其实我现在就是同时在做三个项目,一个是电影,一个是“2047”这个演出,一个是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八分钟揭旗仪式,一直同步在做这三个事情,一点都不能耽误。

记者:大家都说创作一部艺术作品是很煎熬的,对您来说,有没有一部电影或者作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是最受煎熬的或者留有遗憾的?

张艺谋:一直是煎熬的,每一部都是如此,创新是最难的,我们大概一辈子都想创新吧。但是创新有很多很多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缺一不可,甚至有时候都是看运气是不是好,不光是努力就可以的,需要很多很多在一起,天时、地利、人和,你自己也要每一步都做对了,没有犯过错误,才有可能出一个带有创新感觉的作品,这是很难的。

其实就像拍电影一样,拍到现在,才发现电影其实是很难拍的,难拍在于你要创新,有时候一点点创新都很难,一步都很难,所以这回“2047”这个观念演出我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刺激我自己,激发我自己,启迪我自己。就是这样一种对话,这样一种碰撞,带给你一种创新的感觉。

我就很愿意做这样的演出,它跟影视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同源,形散意不散。当你有机会去接触许多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接触许多许多创作者的时候,从他们身上去汲取营养,去学习,让你得到更多的启发,让你的思路打开,让你的见识更广,这恐怕都是创新的前提。

记者:之前有种观点是说,创新其实是一系列已知元素的排列组合,导演承担的可能是排列组合的挑选权利,您怎么认为?

张艺谋:没错,他不仅是排列组合,有时候用俗话讲就是“见多识广”,你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积累决定你能否创新,因为有时候在别人那里已经都不是新了你还少见多怪,你觉得是创新,你拼命地努力24小时不睡觉搞了一年做出的创新,别人早就做过了,你还觉得是创新。因为你没有见到,你没有这个信息,你努力了,呕心沥血,创新了么?

所以老话说的对,“见多识广”,所以对创作者来说首先要做到这一点。新在哪里,“少见”才叫新,“多见”了那就不叫新了,那就成习惯了,所以很难。尤其是在今天,我们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带给我们创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信息大量涌入,你一定要随时随地浏览,你利用网络去了解世界,也了解你。否则你怎么创新啊。对吧?

记者:所以说首先要完成“见多”的这个过程。现在都在说“终身学习”,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一个每天给自己规定的学习的标准呢?

张艺谋:我没有规定的,我是一直在看大量的东西,尤其是看大量的杂书,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各种信息,什么东西大家有话题,我都有兴趣看,充实我自己,也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有晚睡晚起这样一个坏习惯,我基本上是晚上差不多十一点、十二点之后就进入我自己的时间,就开始各种看看看看……看电影、电视剧,包括看网上各种信息,差不多一直到凌晨四五点。

过去是看书,过去是在床头一堆书、报纸,现在就是上网。就算是拍戏期间我也是睡的很晚,养成了睡前阅读这样一个长期的习惯。另外我们做这种工作的也会通过各种信息结交各种人,完成各种各样的创作,其实这样跨界的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学习。你看这次我们是来自7个国家20个中外团队,都是顶尖的人才,所以对我来说都是学习。

后记:

《对话·寓言2047》在国家大剧院的三场演出门票早于一个月前就已售罄。当日,张艺谋导演携手来自七个国家的20支团队及个人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国际级的视听盛宴,多次引爆全场。接下来《对话·寓言2047》将会在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陆续上演,相信届时将会带给当地观众不同的震撼与思考。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张艺谋执导《对话寓言2047》 最新的“观念演出”要走高冷范儿 张艺谋电影《影》影评解析 境州掌握“阳奉阴违”攀上高位 张艺谋《影》评价 水墨国风美学探讨人性 R级动作古装电影《影》 张艺谋开创中国元素风格的电影 《影》威尼斯电影节全球首映获奖 独特“阴阳美学”传递传统文化 《影》张艺谋为什么选关晓彤 张艺谋关晓彤是什么关系 张艺谋《影》拍摄花絮照 吴磊变身武将穿铠甲初征沙场 裘继戎受邀加盟《对话寓言2047》 为表演好舞蹈缠绷带坚持排练 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展示了什么 张艺谋团队独家揭秘 张艺谋《山楂树之恋》女主角为什么选周冬雨 看周冬雨年轻时照片就知道 最高龄谋女郎亮相 张艺谋盛赞不是表演是历史 张艺谋助阵天坛奖 范伟凭《不成问题》再夺影帝 《老井》点映 梁玉瑾吕丽萍曝张艺谋演戏旧事 张艺谋67岁生日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经典影视作品回顾 张艺谋进军VR产业 未来不拍VR电影都不好意思说是导演 张艺谋《长城》海外差评不断 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长城》 百老汇音乐剧被搬上冰场 张艺谋化身地狱营长 电影《长城》北美上映遭差评 竟被老外说歧视中国人